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4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南今年的农作物种植整体来说,还算是比较顺利的。刚开春时,安南农户就在衙门的带领下,再次组队用牛车去杞县矿区拖运矿渣。
  一道同去的还有那些土着汉子,他们一听说这矿渣能让甘蔗长得更好更甜,简直恨不得一口气就把矿区的矿渣全拉回来。
  这些土着们过去在生产方面,习惯以弓弩打猎,无桑蚕,以葛制布为衣,种植水平上更处于“火耕水耨,一任于天”。
  这时候就得亏有韩彻给他们每个寨子都找的那几个庄稼好手,细致耐心的教授他们种植技术。
  土着们学会了不少耕种养殖,也与附近乡民相处的更为融合起来。
  韩彻隔上一段时间也会去到各寨子里瞧看,若碰上什么生活方面的困难,当即便派人过来给他们解决。
  这么一来,土着们被衙门编户后的生活称得上一句舒适又滋润。又因为要忙地里的劳作和县城的售卖,于是大家便渐渐的从寨子里搬出来,住到山下新建的屋子里。
  很快,新造户籍的土着们便也迎来了早稻收获。
  收成如之前的莲藕一样,虽说都比不上其他农户们地里的。但对于这群土着们来讲,已经感到非常的满意了。
  收获水稻时,一些土着们还借到了附近村子里乡民的打谷机。
  “这打谷机可真好用!”
  土着们前两年也不是没有人见过打谷机,甚至他们当中还有人下山给乡民做事时,都已经用过打谷机了。
  但一点也不妨碍,他们此时在用打谷机收获自己田里的水稻时的那股高兴。
  “等甘蔗卖得了银钱,我家也要去制一台打谷机。”有那土着还这般说道。
  “我家也要!到时候早些去,正好赶上晚稻收割。”另一土着说道:“自家有还是方便许多。”
  附近农户们家底变得富裕,又受衙门的影响,对土着们的态度便都很友好,大部分的人家都愿意借他们打谷机使用。但也需得等到对方将自己家中的水稻收割完毕后,才有的借出。
  水稻是安南人日常食用的主食,又是向朝廷缴纳赋税所需的必种农作物。所以哪怕是家底再富裕,大家耕种的水稻亩数都不是小数。
  这对土着们来说,难免便有些不方便。
  不过这都是些小事,眼下这些刚收获回来的金灿灿早稻,把这些土着们可高兴坏了!他们家中还从未有过这么多的粮食,当下大家便聚集到一起,载歌载舞的狂欢起来。
  别看这些土着们过去不习文学,却“其俗有礼会,击鼓,吹葫芦笙以为乐。”(1)
  在这片歌舞奏乐中,只见一盆盆切好的新鲜猪肉,和十几大桶刚蒸熟,冒着热气腾腾的米饭,被几个土着汉子们抬了上来。
  有那受到感染,也跑来凑热闹的乡民们也被土着们热情的邀请一起食用。
  自己动手烤出来的焦香猪肉,再配上白米饭,直把受邀请的村民们吃得肚皮滚圆,方才归家。
  待到第二日中午,韩老三也往后院拿回来一箩筐的猪肉。
  “今日怎买这么多猪肉?”柳氏问道。
  “不是买的!是那些土着们杀猪后,送给大人的!”韩老三嘻嘻笑道。
  “送这么多吗?”柳氏诧异。
  “一家送一块,就有这么多了。”韩老三回答。
  而且也不止是韩彻有,如一些他们比较相熟又有好感的衙役,也一样被赠予了猪肉。
  然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一连好几天,韩彻都收到了土着们送来的猪肉。这些猪肉不收还不行,人家都不是非要往韩彻手上塞,而是走到衙门门口,把猪肉往衙役手里一放,告诉对方这是给韩彻和哪些衙役的,便立即走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