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1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清晨刚热闹起来的集市,长长两条街上,就只见十字路口处这一个摊子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爱凑热闹是人的本性啊,尤其是这种卖东西的集上的热闹,人多的、哄抢的,那必定是好吃的、实惠的!
  何况桑萝声音清脆,嘴巴不停,词儿还不带重样的,新鲜吃食、免费试吃、两文一块、快卖完了、手慢你就买不着了,一个个概念抛出来,尽是刺激着人加快脚步往这边来。
  老老实实蹲在一边卖鸡蛋,好半天还没卖出一个的陈有田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我的个亲娘哎,就桑氏这能耐劲儿,真用不着您儿子我照看啊。
  第19章
  陈有田的直觉是对的。
  三十二块神仙豆腐,桑萝带着两小只一个时辰都没到就卖空了,连带着陈有田的鸡蛋都被桑萝顺带嘴给介绍了买家,三五个人肯买,一人几个,也卖完了。
  老实人头一回见识到卖东西能卖得这样喧腾的,一个大人带两小孩简直架起了一支锣鼓队的场子,热闹欢腾比唱大戏也不差了。
  他看看自己的空篮子,这谁照看谁啊?
  “有田叔,我们还得集上买点东西,您看您能等等我们吗?等会儿一道回去。”桑萝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问陈有田。
  陈有田点头:“行。”
  他也不多话,到桑萝他们那边拾起扁担,把桑萝他们带来的陶盆、竹筒、木勺和自己的篮子往两个水桶里一塞,自己挑了起来。
  留给桑萝的就是两个背篓,一个放了些换来的东西,一个是空的。
  陈有田看了一眼背篓里换的那些东西,一小块麻布,几样菜蔬,芦菔、葵菜、茄子和胡瓜,还有两个鸡蛋。
  麻布和鸡蛋还好,那些个菜蔬都是有地就能种出来的东西,卖东西的时候换这个,陈有田这个种田汉子看着就觉得浪费得慌。
  嘴动了好几回,奈何平时就不是个多会说话的人,到了还是一句话没说,只是等在一边。
  桑萝和沈安这会儿也已经背好了背篓,沈安先前一直揣在两个衣兜里小心攥着的铜钱这会儿也一股脑交给了桑萝。
  妇人的衣裳,不似小孩儿的还缝了兜儿,桑萝又没有钱袋,就分了两份塞在自己袖袋里。
  三十二块神仙豆腐,有三块换了东西,一块换了鸡蛋,一块换了四样菜蔬,另一块是桑萝看到来买东西的是旁边卖布的老妇人,主动要求跟对方换了一尺半的麻布。
  她的手绢用来做过滤实在太小了,做神仙豆腐费时又费劲,老妇人卖的土麻布织得粗疏,作为庸赋自然是不合格的,但贫苦人家用来做夏衣或是用来打个补丁什么的还算合适。
  而桑萝用来做过滤布则正合用。
  当然,就一块值两文的神仙豆腐可换不来一尺半的麻布,桑萝问过价后,倒补了老妇人七文钱,又添了一块还算大块的边角豆腐做搭头,这价格才算是谈拢了。
  另外二十九块神仙豆腐倒都是收的铜钱,这就是五十八文,最后几块小块的边角,一文钱给一个带孩子的年轻妇人包了圆,扣除换麻布时给出去的七文钱,所以桑萝这会儿两袖里装了足足五十二文钱巨款。
  没错,就是‘巨’款。
  这时候一个铜钱不算重,但五十多个铜板放一起的话……
  桑萝从沈安手里接过那些钱的时候掂了掂,毛估估这按现代的重量来算的话得有小四两。
  想一想一边袖袋里揣半盒伊利牛奶那坠感吧,绝对不算美好。
  论有一个钱袋的重要性。
  当然,一尺半的尺头,除了能裁一张方正的滤布,应该还能多出一小块来,但这布太粗疏,铜钱又重,做钱袋却是不合适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